奉贤部落论坛创建于2006/1/18
  • 0

[我的原创] 为什么说吴语在中国诸方言里,处境最为堪忧。保护奉贤话,时不我待!!!

发表于 2014-6-2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语区全图镇楼

地图.jpg



注明:奉贤话,就是吴语的一种。吴语,是吴越语的简称。
大家传统印象里,似乎吴语就是苏州上海话,其实苏州上海话只是吴语的一种,吴语的范围远远大于这里,是江南一带的传统语言。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赣东北+皖东南边界的小部分县镇。

1、太湖片,又称为北吴区,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上海、启海一带(包括崇明)、嘉兴、杭州、湖州、绍兴、宁波,此范围内的吴语互通程度较大,尤其是苏沪嘉小片,交流基本没有障碍。
2、台州片;
3、东瓯片,主要是温州地区,其中温州南部的一些地区方言带有浓厚的闽南话色彩;
4、处衢片,又分为处州小片和龙衢小片,内部方言差别巨大,多不能或不易互通,其中龙衢小片包括了江西上饶和福建浦城的一部分,是吴语和闽语、赣语的交界处;
5、婺州片,主要是金华地区使用。

吴语在语言学上的一些特点:吴语是中国诸语言中古汉语保留程度最高的语言之一,体现在:
1、保留了全浊辅音。这个特点在各大方言中应当是独一无二的,所谓的mandarin是没有浊音的,不要认为汉语拼音B/G/D什么的就是浊音,其实那些只是不送气的清音,至于浊音和不送气清音的差别,用现代汉语不好表达,大体上和日语的清浊假名差不多,所以有时候中国人会把か听成噶,原因就是普通话是没有浊音的,而误把不送气清音当做浊音。
2、保留了入声。中古汉语的四声应当是平上去入,但是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找不到入声的踪影,但是在包括吴语在内的许多方言中,还是能很普遍的听到入声。所谓入声,就是一个音节后作塞音结尾,例如【-p】、【-t】等。但是与英语不同,这个塞音是不发声的。
3、文白异读。这在吴语、闽南语、客家话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例如“江”这个字,在吴语区域内,一般都读作刚,既所谓的白读,而在表达某人姓氏的时候,则发作姜,近似普通话的江,既所谓的文读。
    当然,我并不是语言学的专家,以上只是基于自己的基本认识所做的一点点归纳。目的在于让更多不了解吴语,甚至是说着吴语却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吴语的同志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既然吴语有7700万的群众基础,那么为什么还会处境堪忧呢,以下是一位网友的观点,我也是看了这位网友的观点后才决定发这篇日志的:
1,民众没有母语意识。推普是全国性的政策,但唯独在江浙沪搞得最过火。广播电视禁止不算,幼儿园到大学一路都禁止,甚至有些孩子家长在家里也只说普通话。为什么唯有江南有这种事情,还不是地方长官自己瞎搞的。广东人不顾推普机们的批判,坚守“宁买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信仰。在江南却是推普机的主要产地。身为江南人的周有光回忆当年在上海求学,大学里将学生名字按照上海话读音拼写,被周有光认为是奇耻大辱。现在好,香港人的护照可以是粤语拼音,而上海人的护照却只能是北京话拼音。
2,政治地位。吴语的政治地位非常尴尬,尽管国际上是语言,官方只认是方言。所以不能像藏蒙维等少数民族语言一样有专门的学校教学。而对照闽粤客等语,又不能因为港澳台因统战网开一面
3,外来人口多。按理说经济强的地区的语言是强势的。吴语区则不同,因为经济发达大量外来民工涌入,加上吴语没政治地位,使得当地人不得不天天使用普通话。而经济相对弱后的湘赣西南官地区,因为少有外来人口涌入,反倒方言使用不受干扰。
这些年,海外回沪探亲的上海人常常叹息找不到回家的感觉。为啥?出门到处是普通话。飞机场接待人员非常热情,但是滴水不漏一句上海话也没有。因为有规定,会受处罚的。到***等政府机关办事,墙壁上、接待处到处是“请说普通话”。出国久了,一时普通话说不上来的上海人干脆说英语了。上街购物问声“啥价钿”,营业员对我笑而不语。原来是外来人员听不懂!饭店坐下来,清淡的本帮菜没有了,全部是辣椒当家。也不用指望服务员能听懂吴侬软语。因为全是外来人。对照一下巴黎、悉尼、东京的街头到还能时不时听到地道的上海话。
      应该说上海话、苏州话、温州话应该是吴语区的三大代表,上海话的地位是基于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产生的,苏州话则是典型的吴侬软语,是吴语区的“官话”,温州话则代表了古东瓯语和古吴越语融合的结果,是南吴地区的代表。从小在幼儿园、小学里,到处都贴着“请讲普通话”的标语,老师也被要求着说普通话,但是老师的普通话往往也不标准,结果把江浙地区的小孩教成了四不像--普通话不标准,方言也说不好。然而有的地域文化,是普通话无法承载的,唯有方言能表达和承载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化精髓。不管是吴语,还是闽南语、粤语、赣语、湘语,还是在北方孤军奋战的晋语,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普通话入侵的冲击,说实话每次回家听到小学生、中学生一开口,不是耳熟能详的本地话,却是一口洋腔浜的“半儿三截”的普通话,心里还是有一点失落的,当然我在方言上的造诣也不够深,只是我觉得自己既然生在一个地方,就应当为这个地方独有的文化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我们可以做什么?
1. 平时和本地朋友多使用方言交流,让吴语成为我的日常交流语言。你会发现,在日常生活里和朋友说着家乡话,是如此亲切
2. 劝说、鼓励我的本地亲戚朋友们从自己做起把我们的吴语传承给下一代,鼓励孩子们说母语,传承家乡文化。我们这辈都是吴语和普语双语,说明讲吴语和学普通话并不矛盾。多语言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吴语拥有普通话所不具有,而在英语法语里都存在的全浊声母(请自行百度),吴语还拥有独一无二的广式连读变调系统日语里大量的借词发音来自于古代的“吴音”。也就是说,从小讲吴语,对于孩子掌握外文是大有帮助的。

请转告那些不愿意和孩子讲吴语的本地家长们,当一种语言不再有人使用的时候,就灭亡了。不要说“孩子讲不来”这种借口,拿出逼孩子学英语的热情来让孩子讲吴语。说到底,无论语言环境再怎么恶劣,讲与不讲,还是由我们自己选择。
3把我们的母语教给下一代,坚持在家里使用母语交流
4.在本地出门,多说吴语,对方听不懂再改用普通话交流。
5. 如果有余力,我可以去论坛、贴吧等等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向家乡的朋友们宣传吴语这个概念,宣传保护家乡方言。比如分享这篇文章。
6. 把这篇日志转给在家里不愿意和孩子讲吴语的亲戚们!(关注吴语的公共微信号wu-nyu,把微信日志转发给你的亲戚们)
7. 通过向有关部门网络建议的方式,给本地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地铁,要求增设吴语报站服务。同时可以给本地教育部门建议,在学校增加一些地方文化的课程。


请吴语区的爸爸妈妈们,把吴语传承给下一代!!!!!


有新浪微博的欢迎关注吴语新浪微博:吴语传承与保护小组http://weibo.com/3153697372/

希望一起来保护传承我们吴语的,可以关注吴语公共微信号:wu-nyu,有更多吴语传承保护相关内容会在近期发布
扫一扫下面,把吴语保护转的意识转到微信朋友圈里
二维码.jpg
楼主热帖
发表于 2014-6-3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郊区公交线路上海话报站都是用的市区话,本地话正在被慢慢侵袭
发表于 2014-6-3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都不会说本地话了,听是听的懂。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奉贤部落论坛创建于2006/1/18. 已经运行: 举报投诉邮箱:skyyw@52fx.cn

GMT+8, 2024-12-22 20:52 , Processed in 0.05910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