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浦社区最北部的肖塘,轨交5号线南延伸段肖塘站正加紧施工,而其东西两侧破旧不堪的房屋也在逐步清空,一场轰轰烈烈地城中村改造正在进行。作为全市首批11个试点项目之一,肖塘地区的动迁签约率已达87%。“争取年底前,全面完成动迁。”区长庄木弟在日前调研时说。用1年多时间,让城中村全部消失,奉浦社区和南桥镇下了大决心。
肖塘是奉贤区典型的城中村之一。外来人口、市区动迁户、本地人口“三国鼎立”,人员结构多元,老镇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房屋性质复杂,建筑密度大,十几年来,一直打着“擦边球”违法搭建,安全隐患很大。
“挤挤挨挨的肖塘老街,非常窄小,危险程度好比在火山口上。”奉浦社区主任助理翁俊介绍,存在设施老旧、配套落后、人口密度大、非法搭建现象多的特点,安全隐患问题严重。此次,结合肖塘站建设,区交能集团投入近百亿元,破釜沉舟打响城中村改造战役。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来肖塘地区最热闹的南虹路两侧的楼房大多已人去楼空,原来调温公寓二号楼所在的位置已被拆除为平地。这样大规模动迁商品房、集资房,肖塘是全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黄老伯原先居在八十几平方米的商品房内,建于90年代初,经久失修,他说,看到了安置房基地的设计图,新房子很漂亮,这次能够旧貌换新颜,真是太意外了。涉及到的391户商品房、256户集资房,签约率已达85%。而奉浦社区所辖的257户农宅,也仅剩集中在肖塘老街周边的9户。
“虽然还有一些难点,但是这样的完成进度,在全市已处于领先地位。”集资房与商品房性质不同,居民购买时的价格不同;农户利用违章搭建出租,有丰厚的租金收益;租户认为生活成本便宜不肯离去。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如何去平衡?
奉浦社区最大程度调动人员分为28个小组,社区主要领导亲临一线,分管领导、科室长、村居委书记担任小组长挨家挨户宣讲,不分昼夜扑在动迁第一线。位于沪杭公路路口的一户动迁户,门面和住所加起来一年能收入40万元租金,面对刚开始强硬态度,工作人员对改造工作进行反复解释,并向农户的亲友进行讲解,累计进行了40个小时的谈判,渐渐取得了农户的理解。
除了耐心劝说,奉浦社区形成了两周一次的动迁工作例会制度,对各项问题进行专题会诊。在签约前和签约后将方案和结果公示,做到透明公开。除此之外,奉浦社区还将集体资产入股,让村民还能继续享受到新肖塘建成后所带来的红利。
在沪杭公路边上,姚老伯指着一块空地说,这块位置就是我原来家的位置,以后安置房也就造在这边上。“全部就地安置”,在全市也是首次尝试。“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城中村改造,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民难离故土的需求,就地或就近安置农民。”翁俊说。
如今,过去拥挤不堪的城中村人流正在分散,违法建筑开始整体拆除。肖塘站东南侧的农民房安置基地已经全部签约,马上就要开始打桩。一幢幢崭新的住宅、商业办公、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将拔地而起,昔日的“城中村”将焕发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