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回复: 0

聚乙烯吡咯烷酮快速发展难掩背后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初以来,我国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生产和消费发展迅速,曾经主要依靠进口以供国内消费的中国,目前已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国之一,且建立了不断增长的出口市场。而这个产品在国内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近年来对于医药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大力支持。然而,随着这个产品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目前在中国,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生产厂家有十多个,总产能超过了20000吨,2009年的产量为7500吨左右,较之2004年的产量增长了超过300%,其中,超过30%的产品用于出口。从产能产量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PVP产能实际已处于过剩的状态,而同时,由于中国产品在质量上达不到有些行业的质量要求,中国所消费的PVP仍有接近20%用的是进口产品。

  供应和技术:中国十多个PVP企业,有数个在国内和国际上树立了较好品牌口碑,但却没有企业能把PVP的开工率提高到与跨国企业持平。PVP由其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聚合而成,在中国,生产NVP的工艺和NVP聚合的工艺都各有两种。

  进出口:过去中国的PVP主要依赖进口,现在中国已经成为PVP的出口大国之一。但是进口产品仍占国内消费量的相当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下游产业对于PVP的质量要求较高,而国产产品达不到下游客户的要求。

  消费:2009年,PVP在国内的需求已近6000吨,主要来自于医药、日化用品、办公用品。由于下游产业的发展,PVP的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供过于求的现状仍将持续。

  价格:聚乙烯吡咯烷酮价格主要受到其原料价格γ-丁内酯、乙炔和乙醇胺价格影响,由于目前企业较多且产能大大高于需求,属于供过于求状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主要由生产成本决定。

  西美信息研究员胡荣杰认为,一方面,中国严重的产能过剩加剧了竞争的加剧直接影响了价格,导致中国的PVP生产商并不能从中获取生产精细化学品应得的合理利润,另一方面,尽管国内PVP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在逐年增长,但跨国企业却一直占据PVP相当多的市场份额。这两个状况是目前国内PVP行业着重要解决的问题,而由于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行业洗牌在不远的将来会帮助这个行业进入更健康的发展循环,厂商的决策将决定企业在未来洗牌大潮中的沉浮。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奉贤部落-奉贤人自己的网络家园

GMT+8, 2024-6-18 06:00 , Processed in 0.05153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