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6|回复: 0

[版面随心聊] 警惕全封闭的学校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国强盗集团 于 2014-8-3 22:52 编辑

一个物理老师给学生讲关于牛顿的故事。某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十分专心地思考问题,突然苹果树上掉下一只苹果,刚好砸中了牛顿的头。牛顿没有吃掉那只苹果,而是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掉上去?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老师想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某个调皮的学生对此大惑不解,他怯生生地对物理老师说:“我们整天坐在教室里,苹果怎么可能砸到我们呢?”此语一出,全班大笑。看似简单滑稽的故事,却蕴含了一个大道理。我们当下的学校教育,几乎完全脱离了大自然,整天呆坐在教室里学那些一成不变的教科书,甚至也完全脱离了我们最终都要进入的社会。全封闭的学校教育,能培养出什么样的有用人才来呢?真的值得我们怀疑。
我知道许多所谓的贵族学校,通常都实行24小时全封闭的管理。让我们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全封闭。学生从星期天下午回校后,直到星期五下午放学,才能走出校园。在这五天时间里,学生与外界完全隔绝了,他们呼吸不到外面新鲜的空气,看不见外面广阔的蓝天,听不到外面小鸟的啾啾声,更是无法直接感知外面发生的一切事情。更加离谱的是,所有学生都不能自带手机,若要与家长联系,必须通过班主任的获准才能到办公室去打固定电话给家长。我只能说,这是对学生人身自由的剥夺,而不是管理学生。这样的管理方式,能有什么好益处呢?它的教育学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我看完全是那些不懂教育的商人在胡乱地折腾所谓的贵族教育。再看一看吧,学生不用自己洗衣服,全部集中起来扔进一个庞大无比的洗衣机里,然后那些生活老师根据衣服上的标记分类,将衣服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学生宿舍相应的位置上,下午放学后学生们就可以更换衣服了。学生宿舍里的卫生,包括牙膏牙刷衣服被子的摆放与折叠全部由生活来完成。这是怎样的教育啊!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被这种“包干”做法摧毁了,待到学生长大成人后,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谈何幸福的人生?这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表面光鲜靓丽,实质上根本经不过风吹雨打,徒有其表而已。我建议那些正在折腾教育的商人资本家们,买一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来读一读,不要误了别人的子弟,更不要误了中国的未来。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是人类最好的课堂,然而却被我们这些成年人完全忽略了,这对一个青少年来说是最大的损失。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却感觉不到大自然的存在,这是怎样的悲哀。大自然的景色,比如美妙的音乐,动听的鸟鸣,翠绿的花草,挺拔的树木,高大的山川,弯曲的河流,还有无以计数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的存在应该成为我们人类感到幸福的源泉,可怜的人类只知道挖空心思去追求利益和财富,却把最实在的景色给遗忘了。不仅如此,成年人还制定了一些规则让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也跟着受罪。试问,有哪个学生不喜欢成群结队去郊游?有哪个学生不喜欢走出牢笼似的教室到蓝天白云下自由的欢歌笑语?有哪个学生喜欢学习那些破破烂烂的一成不变的教科书?有哪个学生喜欢一天24小时都受成年人监控?有哪个学生喜欢做那些一看见就令人生厌并且毫无价值的课外辅导资料?我们当下的教育跟理想的与合乎人性的教育相差实在太遥远了。本末倒置的教育,不仅学生受罪,教师也受罪。
如果说“闭门造车”式的教育可以培养真正有用之才的话,那么我们宁可不要这样的人才。有些学校建在城市郊区,有些学校建在偏僻的荒野,据说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全封闭的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简直就是谬论中的谬论。试想,每个星期只有周末才能看到蓝天白云,才能像人一样自由活着,大部分时间都被严重管制和压抑着,还有哪个学生的身心能够正常健康地成长呢?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教师愿意天天呆在牢笼似的校园里,不与社会和大自然进行接触的教师,他们的身心也不太可能健康完善,甚至人格也不太可能健全,因而又如何能够作为学生的榜样呢?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的身心正在发育成长,要是时时刻刻受到严厉的管制和压抑,我相信他们的身心和人格也一定会被严重扭曲,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不太可能正确地形成,这将是一个长远的无形的毁灭。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无非就是防止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只要学生还完完整整的存在着,他们就没有任何责任。在当下的中国,家长们只顾赚钞票谋生存,哪里顾得着什么优质教育,什么现代化教育,什么人性化教育?因此,管理者即使真的误了别人的子弟,也不会有家长追究责任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把自己投入题海里的学生,即使他考试的分数很高,也绝不能证明他的能力很强,更不能表明他未来的人生就一定幸福美满。经过大量解题才能得高分的学生,其实他的思维力被题目本身控制住了,跳不出题目的禁锢,思维不太可能得到发散,更不太可能得到创造性思维,最多是一台只会解题只会说话的机器人罢了。我敢肯定地说,一个人的智力要得到真正的开发,只需要做少量质量高的题目就够了。比如,要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请他在八分钟内从1写到300,看看有没有遗漏就知道了。比如,要训练一个人的记忆力,在固定时间举些例子让其学会记忆的方法(譬如联想法),然后周期性地对其进行循次渐进地训练即可。又比如,要训练一个的想象力,让其通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好方法,或者接触一些立体图形,并把立体图形抽象地画出来。再比如,倘若要训练一个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方法其实很简单,要么让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几何题目,要么让他直接去阅读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有人认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而我却认为想象力是思维力的核心。如果一个青少年整天呆坐在教室里不去接触广大的自然与社会,那么他的想象力从何而来呢?想象力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首先通过实体接触,再经由大脑组织加工形成的并能描述出来的一种表象。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奉贤部落-奉贤人自己的网络家园

GMT+8, 2024-6-26 18:31 , Processed in 0.15730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