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3|回复: 0

英语组校本研修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将在认真贯彻二期课改精神的同时,以教师发展为本,努力创建一支认真学习教育学理论,踏实钻研课改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勇于探索教法改进的教师队伍。英语组的校本培训的目的在于:增强教师的学科功力,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课堂教学效果。英语组的校本培训立足现实,借助外来力量,结合课堂教学组织教师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的教改动向和最新的教学方法;做各类型的试卷,通过解答和分析,了解高考的信息,把握教学的动态; 组内进行《牛津英语》和统编教材教学的自培工作。



一、学习教改理论,转变思想观念

全组老师将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二期课改的核心,即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增进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另外通过学习、思考、比较《牛津教材》的新教法与传统教法的特点,深切地意识到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二、落实课堂教学、加强集体备课

本学期将把教学常规落实工作夯实在备课组,重点是落实“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七统一”(即在同类班级做到:统一进度;统一任务;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方法与手段;统一典型例题;统一作业;统一周测和单元测验).各备课组根据科学性、目的性、针对性和预见性等原则按备课要求分课时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尤其注重一些重难点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率。为了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的质量与效果更提高一步,我们要认真开展备课组内的“转转课”活动,就同一课案轮流上课、听课、评课,反过来再修订教案。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强化课堂效益,杜绝用学生的“勤”、“苦”来弥补教师备课、上课的不足。同时教研组对老师的听课不仅数量上有要求,质量上也有明确规定。抓备课组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备课组的教学四个环节上:备课、上课、质量监控.

三. 利用资源,探索教法

我们将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老师的优势和集体合力的作用, 在区教研员的帮助和教学指导下,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不同的实践。抓住区中青年教师大奖赛课,区教学节学校展示活动等契机,认真组织备课、说课磨课,听课、评课、再备课的工作,使教师在对多次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感受中,感悟并学习其他教师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并用以指导自己目前的教学。尤其在新教材《牛津英语》公开课中,我们将鼓励老师们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勇于挑战新的教法和较难的课,如:单元授课,听力课, 口语课等。同时鼓励老师对于新世纪教材、牛津教材和统编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例如:以节日为题,综合三种教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探究,增强趣味性,拓展学生知识面,更重要是让学生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

从备课组到教研组,本学期将开设各种课:组内公开课、区级展示课、区比赛课等。每次公开课,教研组、备课组都抓“备,说,讲,评,思”五个环节,尤其是重视评课与反思环节。在各种开课之后,组内将进行认真的评课活动。教师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教法,进行个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公开课的教学后,教师还将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运用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从中寻找教学规律, 积极撰写论文。教师的教学思想还可以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 逐步提高教研组全体老师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重视自培,促进发展

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将“传帮带”工作落到实处,为他们搭建各种舞台,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研组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开设一堂公开教学课。通过各种开课,我们目的是要扶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迅速成长,使他们的课堂教学灵活善变,适应当前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学。同时要鼓励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大胆创新,认真设计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容量大,信息量大,节奏快。



一次教研组活动,一个备课组中心发言,一堂公开课后的交流、切磋,一种教材处理方式,一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或随笔…… ,这些都是最经常最普遍的培训, 但这种点滴的积累能最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奉贤部落-奉贤人自己的网络家园

GMT+8, 2024-5-31 14:13 , Processed in 0.0480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