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4|回复: 2

“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的实践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3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的实践探索


-奉贤区致远高中主题班会课介绍

徐匡迪市长最近在<<现在化进程中青少年道德教育论坛>>中说:“青少年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道德教育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只有充分 发挥青少年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接受社会的道德要求,产生内在的道德认知才能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要改变青少年消极被动接受道德教育的状况,不能依靠说教式的生硬灌输,也不能通过惩罚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要让青少年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形成自己的道德理性。”这段话,不仅阐明了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理应追求的工作目标,也道明了德育工作的内在的客观的工作规律。

   面对信息网络的挑战,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各级德育工作者都力图寻找德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去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我校最近两年实践的“四自――冲突整合”的主题班会,就是尝试现代德育理念融于真切的可操作的载体之中的一种探索。

  我校是一所非重点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发展水平与重点高中学生相比,无论在心理状态、经历体验还是在外部环境影响诸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而提高这些学生的理想抱负水平,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的任务却同样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我们积极倡导“四自――冲突整合”的主题班会的实践和研究,在我校班会活动中收到了较高的实效。

  所谓“四自”,即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教师只是在与学生一起寻找道德成长的“生长点”。不再以习以为常的管教训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真正实现角色的转换。

  所谓“冲突整合”,就是在班会课上通过引发学生的思想碰撞,激活学生对主我的价值选择与客我的社会主流价值的冲突,并在此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标准,获得全新的道德认知与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求得整合。并在此过程中获得道德情感活生生的深刻的体验。

  在过去的主题班会课中,往往存在着老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情况。不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注重研究学生的活的思想与道德理念上的真实的冲突,内容空洞、方式简单,或者只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其根本的目标指向就是带来学生思想上的冲突与碰撞,在面对两难问题的抉择中,展开富有自主意义的讨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从而获得精神发展水平的提升,文化道德修养的提高。两年的实践已经给我们的班会课,从内容、形式、效果到评价诸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我们努力实践的“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课形式,是建立在现代德育理念与社会现实生活事实之中的。

首先这种主题班会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的。

现代德育理念十分强调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强调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与差异性。当前教育民主的呼声高涨,个性发展获得了肯定与张扬,民主、宽容的德育工作氛围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旋律。新时代的德育必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和谐统一,帮助学生通过批评性的思考去发现、选择正确的价值,并鼓励学生为追求理想的价值去开发自身的潜质。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契约之间的矛盾,又是引起学生发展困惑的主流因素。这也给学生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课题。

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在将价值选择真正视为“我的选择”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对辨认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自己所认定的价值评价标准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而“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正是从这种理念出发的。学生不只是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同时又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设计者、选择者和实施者,这种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易于引发情感的共鸣、内心的震撼与认知的整合。

其次,这种模式是建筑在学生对社会生活现实的认知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学生生活于学校、家庭、社会交往之中,社会的变革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矛盾与困惑。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观”的变迁,索取财富已为社会肯定,个人利益的追求不再认作大逆不道;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极易导致“个人拼搏”,升学目标可能成为学生个人生活的基本的单向的价值取向;物质条件的丰裕(或贫乏),又会引发精神追求的失落和难以光顾。总之,生活中现实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冲突,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现成知识与个体经验的冲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冲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当今高中学生思想冲突的最主要的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现代道德意识,如规则意识、竞争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引导学生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对公共利益的关心,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加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与对集体的特殊的义务感。

“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形式,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创设冲突与整合的情境,以形成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心灵交流,努力调动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积淀,去纠正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偏差,让学生从导致当今社会价值冲突的基本原因入手,自我分析,自我抉择,从而揭示社会主流价值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强化其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再次,“四自-一冲突整合”主题班会形式又是建立在高中生特定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基础上的。

高中阶段学生是从生理成熟向心理成熟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活动的“高涨期”与“热情期”。在这时期,自我意识日趋成熟,自我教育更加自觉,情感日益深厚,友谊受到重视,意识行为更带自觉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地确立与整合。自我解剖能力与解剖他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并表现出对周边事物、他人、教师、家长、国家、民族更多的关注与敏感。同时自尊的需求与惧怕挫折的焦虑构成了心理上的最大压力。在这特定时期,鼓励他们架设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桥梁,将他们原有的自尊感、友谊感衍生出对家庭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正是让学生在热点问题的争辩讨论过程中,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调适自我意识,健全自我情感,严肃地理性地去思考自己的未来,主动建立起自己应负的社会使命感。

两年来,无论从我们搜集到的有关主题班会的翔实资料分析,还是从实际反映出来的校风校纪学生精神风貌的变化,都证明了这种主题班会是行之有效的。

“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不但带来了活动内容选择上的变革,而且还从活动形式上突出了学生在自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参与问题,更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性问题,突出由于社会变革给当今学生带来的思想上的困惑,突出学生在当今物质社会与精神世界中出现的各种价值冲突。高三某班一名女学生原本想放弃学业,以此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她痛苦徬徨,在一次<<十八岁,我们长大了>>的主题班会课中,同学们的勉励与援助,家长在参与这一活动中得到的启发(在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支出的价值取向),老师的信任与支持,使她终于鼓起了勇气说:“老师、同学们,我想还得学习”。去年她考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她给原班主任的回信中说:“老师,那次主题班会使我重新扬起了生活的帆,你那淡淡的微笑永恒地印在我脑海”。

“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重视结果评价的发展性。这种评价不只是重视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中获得的价值评判的进步,更重视学生能否将这种情感认识的变化延伸到今后的生活之中。高二某班一名女生,高一时不慎坠入爱河,不可自拔。母亲知道后,大发雷霆,母女间发生严重冲突,女儿一度离家,<<把握青春,迈出成功的每一步>>主题班会上,大家认为高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生理发展的实际,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健康的同学交往是人生历史发展的精神财富,是可能留给自己未来和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大家的观点给了她深刻触动,会后她说:“青春易逝,纯真的友谊才催人奋进,正确的抉择才会无怨无悔”。不久母女沟通思想重归于好。现在不仅学习成绩上升,而且赢得同学的信赖,入选班委委员。

“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也带来了活动形式上的多样性。讨论、参观、小品、辩论、<<有话大家说>>、<<实话实说>>等媒体谈话节目形式被广泛地采纳。由于多种主题课会的形式是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的,由此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应该说,“四自――冲突整合”主题班会的创新是我校开展了两年的“自主创新”德育教育科学实验的一个成果,从中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人格,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我们的班主任队伍,使他们领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现代德育理念寻找适切的方法途径的意义。

愿我们的学生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茁壮成长。
发表于 2006-7-2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宣传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7-2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playwaypit2006-07-23 22:46发表的“”:
学校宣传部的?
不是啊.呵呵.因为是这版主.所以贴了很多致远的东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奉贤部落-奉贤人自己的网络家园

GMT+8, 2024-6-9 19:36 , Processed in 0.05261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